星座运势馆

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饮食文化

趣谈历史悠久的闽菜佳肴

闽菜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菜肴就是佛跳墙了,这道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菜肴深受人们喜爱,但是闽菜却不单单只有一道佛跳墙,还有着许多不错的菜肴。下面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闽菜文化吧!

趣谈历史悠久的闽菜佳肴

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经历了中原汉族文化和当地古越族文化的混合、交流而逐渐形成。闽菜是以福州菜为基础,后又融合闽东、闽南、闽西、闽北、莆仙地方风味菜为主形成的菜系。闽菜以烹制山珍海味而着称,在色香味形俱佳的基础上,尤以“香”、“味”见长,其清鲜、和醇、荤香、不腻的风格特色,以及汤路广泛的特点,在烹坛园地中独具一席。闽菜的特点有三,一长于红糟调味,二长于制汤,三长于使用糖醋,这三个特点在该菜系的众多代表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佛跳墙
  说起闽菜的代表菜品,就不得不提佛跳墙,它是福州传统名菜,曾在接待西哈努克亲王、美国总统里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等国家元首的国宴上登过席,且深受赞赏,使得佛跳墙因而成为了闻名于世的特色佳肴。

据了解,佛跳墙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来历有多种说法。最普遍的说法要追溯到清朝末年,福州官钱局一官员宴请福建布政使周莲,为了讨好周莲,他让自己的妻子亲自下厨,用绍兴酒坛装鸡、鸭、羊肉、猪肚、鸽蛋及海产品等10多种原、辅料,煨制而成一道菜肴。周莲吃到这道菜时赞不绝口,问官员此菜叫什么名字,该官员趁机奉承,称这菜名为“福寿全”,取“吉祥如意、福寿双全”之意。事后周莲对“福寿全”念念不忘,遂命衙厨郑春发仿制。郑春发亲自到官员家求教,学成后又将该菜加以改进,多用海鲜,少用肉类,使菜越发荤香可口。

后来,郑春发离开周莲衙府,集资经营聚春园菜馆,“福寿全”成了这家菜馆的主打菜,只因福州话“福寿全”与“佛跳墙”的发音相似,久而久之,“福寿全”就被“佛跳墙”取而代之名扬四海了。除了发音相同,还有一种说法是一批文人墨客来到聚春园,吃到福寿全时其中一秀才心醉神迷,触发诗兴,当即漫声吟道:“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从此,人们引用诗句意,普遍称此菜为“佛跳墙”。

正是因为有了“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这句诗词,因此佛跳墙又有了另外一种来历。相传,“佛跳墙”最初又叫“满坛香”。唐朝的高僧玄荃,在往福建少林寺途中,传经路过“闽都”福州,夜宿旅店,正好隔墙贵官家以“满坛香”宴奉宾客,高僧嗅之垂涎三尺,顿弃佛门多年修行,跳墙而入一享“满坛香”。“佛跳墙”即因此而得名。

趣谈历史悠久的闽菜佳肴 第2张

七星鱼丸
  七星鱼丸,是福建着名的汤菜之一,采用鱼肉、瘦猪肉、虾干为主要原料制成,具有色泽洁白、馅香而松、清甜爽滑等特点,在当地久负盛名。

像其他传统佳肴一样,七星鱼丸也是由来已久。相传在闽江之畔有个渔民,一天,一位商人搭他的船南行经商,不料船刚进了大海,便遭遇台风袭击,导致渔民的船不幸触礁损坏,只得停下来修船。由于修船时间较长,船上的粮食都吃完了,商人只能天天吃鱼度日,这令他不禁叹道:“天天有鱼,食之生厌。能不能换换别的口味?”渔民的妻子听后,从船上找出一包薯粉,把刚钓的鱼去皮除刺,将鱼肉剁细,抹上薯粉,制成丸子,煮熟了拿给商人吃,商人食后觉得风味别致。

之后,商人回到福州,便立即将渔民的妻子招来,开设了一家小食店,独家经营“鱼丸汤”。不过,这家店一开始生意并不兴隆。直到一名上京应考的举子来此用餐,在吃完鱼丸汤后觉得味道极美,便即兴题赠一诗:点点星斗布空稀,玉露甘香游客迷。南疆虽有千秋饮,难得七星沁诗脾。商人将这首诗挂在店堂上,宾客齐来观赏,使得小店的生意也逐渐好了起来,而店内的鱼丸汤也从此得名为七星鱼丸。

鸡茸金丝笋
  鸡茸金丝笋是福建较早着名的菜肴之一,其主要以鸡脯肉和冬笋为原料,搭配猪肥膘肉、鸡蛋、熟火腿等辅料炒制而成,成菜色泽金黄,冬笋嫩脆,鸡茸松软,鲜润爽口,芳香扑鼻。

据了解,早在明朝时期,宫廷内就已经开始将笋与鸡脯相搭配做菜了,《明宫史·饮食好尚》记载:“先帝最喜用……笋鸡脯。不过,直到清代末期,才有了鸡茸金丝笋这道菜。相传此菜与佛跳墙一样,也同样出自福州聚春园菜馆,是由名厨郑春发与名厨陈水妹等人共同创制的。这道菜一经问世,便立即在当地流传开来,如今的鸡茸金丝笋,虽已有百年历史,但仍凭借其质优味美而盛誉不衰,一直在各类高档筵席上被列为上品。

趣谈历史悠久的闽菜佳肴 第3张

太极芋泥
  太极芋泥是闽菜传统甜食之一,福州地区逢吉辰喜庆,筵席上多有此菜。这道菜的做法是先将蒸熟的芋头去皮碾成泥,拌上猪油白糖、香料、芝麻等在旺火热锅上翻搅均匀后装入盆中,并用红枣、山楂熟莲子、冬瓜糖等在芋泥面上装饰成太极图案,最后淋上一层熟猪油。由此制成的太极芋泥形色古朴大方,食之细腻润滑、香甜可口。更具特色的是,由于淋过熟猪油,故太极芋泥看似冷菜,但吃起来却是热的,非常有趣。

据了解,芋泥的吃法最早起源于戚家军。当时戚家军大胜倭寇后,因一时疏忽,被卷土重来的倭寇围困,导致断粮。为了生存,戚家军只好挖野菜、剥树皮吃,其中就有野芋头。这种芋头如果处理不好,吃起来就会又麻又硬,难以下咽。军队的火夫为了让大家吃得下野芋头,便以蒸代煮,将芋头蒸至熟后再分给戚家军,这样做出来的芋头又香又易下咽,最终帮助戚家军渡过了难关,击败倭寇。此后,蒸芋头的吃法逐渐流传到民间,经过不断改进遂创制出了现在的太极芋泥。

太极芋泥起源于戚家军,而它真正名声大震则据说是与林则徐有关。相传清道光年间,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禁烟时,英、德、美、俄等国的领事为了奚落中国官员,特备了西餐凉席”招待“林则徐,企图让林则徐在吃冰淇淋时出丑。林则徐对此心知肚明,随后不就也设丰盛筵席”回敬“这些领事先生。筵席上,林则徐为领事们准备了太极芋泥这道菜,菜上桌后,有几个领事看到其不冒热气,认为是冷菜,纷纷夹起后立即放入嘴里,结果都被烫到了,令在座之人甚为吃惊。这时,林则徐才漫不经心地站起来介绍说:”这是中国福建的名菜,叫做太极芋泥。“从此,该菜的名声不胫而走,成为了闽菜中的代表性佳肴。

趣谈历史悠久的闽菜佳肴 第4张

鼎边糊
  鼎边糊,又称锅边糊,是福建着名佳点,通常在早餐时与肉饼、肉包、春卷、油饼等配食,被誉为当地着名的风味小吃。这道小吃是用大米加清水磨成浓浆,摊在锅边,半熟后铲入正在熬煎的虾汤中,最后经煮制而成。其深得福州人青睐,当地传统人家几乎家家都会做,且每到农历立夏时节,人们还都要做鼎边糊”做夏“。

像太极芋泥一样,据说鼎边糊的来历也与戚家军有关。相传,戚继光带兵入闽剿倭寇,受到当地民众的拥戴与欢迎,百姓每天都会给戚家军送吃送喝犒劳他们。有一天,人们刚刚拿着大米、鱼肉、香菇、虾皮等食品来到戚家军的军营,便听闻倭寇袭击,军队即将出征的消息。

由于时间紧急,人们想要让战士们吃饱了再参战,于是立即将大米磨成浆,然后把肉丝、蚬子、金针、木耳、蛏干、干贝等一股脑混煮成清汤,涮米浆于锅边,只用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就做好了一大锅鼎边糊。戚家军的战士们吃完后士气大增,很快便将倭寇全部消灭。后来,每逢立夏,当地人就会吃鼎边糊,以缅怀民族英雄。再后来,鼎边糊有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早点,并最终成为了今天的福建特色风味小吃。

荔枝肉
  荔枝肉,福州传统名菜,因色、形、味皆似荔枝而得名,其距今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若问能将荔枝肉做到最好的地方,当属福建莆田,这里盛产荔枝,人称”荔城“,而这里的荔枝肉也同样别具特色。莆田菜中的荔枝肉,是把猪瘦肉切成荔枝大小,表皮用刀刻出功壳状,经油过之后,再把荔枝肉混入备好的多味卤料中煮至入味。更关键的是,在将荔枝肉装盘时,厨师还会用鲜荔枝作为装饰围边,从而使这道菜上桌后,人们通常分不清即将入口的究竟是鲜荔枝还是荔枝肉,故吃起来颇为有趣。特别是在夏令时节,熟透的荔枝皮色鲜艳,味道芬芳,佐以名师巧制的荔枝肉,一素一荤,浑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