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運勢館

位置:首頁 > 傳統文化 > 城市文化

歷史上的北京四大名醫,分別是哪四位

中華上下五千年作為四大古國之一的中國有着有着悠久的歷史,在醫學領域中被大家所知道的古人有,醫祖,扁鵲、神醫,華佗、醫聖,李時珍還有就是方祖,張仲景,被後人稱為四大名醫。那麼有同學知道北京文化中歷史中有哪四大名醫嗎?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京城四大名醫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孔伯華

孔伯華
  孔伯華(公元1885——1955),幼承家學,研討古醫籍,解放前(1934年)曾與蕭龍友先生創辦北平國醫學院,歷時十五年,畢業生達七百餘人,擅長温熱病學,喜用石膏。關於他的學術經驗,他的三子孔嗣伯曾在《中醫雜誌》1962年7——8號中介紹過,現摘要於下:

他認為中醫在臨牀上不僅是單純的看其局部的病,而且應該照顧到病人的整體,特別強調“元氣”。辨證論治全憑綱要。綱者:兩綱,曰陰、曰陽。要者:六要,曰表、裏、寒、熱、虛、實。“兩綱六要”,不能平列。在治學方面,首先應熟讀《內經》,參悟經旨,不泥於古,抱着實事求是的客觀態度。

在診斷方面,脈貴於神,意在勻和。在病機方面,在正氣受傷的原因中,他首先強調脾為後天之本,以及脾胃與肝的關係,尤其重視肝脾關係,主張脾胃有病必系肝,肝病必繫於脾胃。臨證注意脾濕和肝熱。在外感温熱病方面,認為人體內的鬱熱伏氣(久鬱之熱和潛伏之氣)是感受温熱病的主因。

他擅用石膏,是從躁、渴、喘、嘔四處着眼,在他的著作《時齋醫話》中講述很詳:“諸石膏之療能,其體重能瀉胃火,其氣輕能解表肌(解表清熱),生津液,除煩渴,退熱療斑(皮膚上出的小紅點成片就叫斑),宣散外感温邪之實熱,使從毛孔透出。

其性之涼並不寒於其他涼藥,但其解熱之效,遠較其他涼藥而過之。治傷寒之頭痛如裂、壯熱如火,尤為特效,並能緩脾益氣,邪熱去,脾得緩而元氣回。催通乳汁,陽燥潤,孔道滋而湧泉出。又能用於外科,治療瘍之潰爛化腐生肌。用於口腔而治口舌糜爛。胃熱肺熱之發斑發疹更屬要藥。”

民間因他善用石膏,有“石膏孔”的稱譽。又善用鮮藥,如鮮藿香、鮮佩蘭、鮮薄荷、鮮藕、鮮荷葉等,取其芳香清輕,清靈通竅,除穢透達。

1929年汪**任國民黨政府行政院長時,曾明令廢止中醫。這一反動政策,立即激起中醫界的極大公憤。各地推出代表齊集上海進行抗議,成立了“全國醫藥團體聯合會”,進行鬥爭。孔**先生受全國輿論支持,使政府不得不收回成命,並被迫同意成立國醫館。1955年孔**逝世,敬愛的周**親任治喪委員會主任,並親臨他的寓所弔唁。

歷史上的北京四大名醫,分別是哪四位

汪逢春
  汪逢春(公元1884—1949),擅長治療時令病及胃腸病,對於濕温病多所闡發,啟迪後學。他的門人馮仰曾醫生在《中醫雜誌》1958年第8號中介紹他的醫案數例,可見他的學術一斑。現摘要如下:

濕温重症,氣鬱不得宣暢,以致腸胃祕結不通,用辛香宣化的方法,並佐以通腑之劑。一劑後頭痛止而仍昏暈,形寒解而身熱未淨,斑疹和白囗出現甚多,再以清輕解熱,兼通腸胃。三診身熱已退,斑疹漸退,舌苔漸化,胸悶已舒,小溲漸淡,表明濕温化而未淨,再以泄化餘熱,兼治胃腸。

他善用大豆卷、香青蒿芳香化濕濁,山桅、丹皮清裏熱,杏仁、薏苡仁、蔻仁宣暢三焦。枇杷葉、厚朴、半夏、連翹、蘆根、瓜簍皮和胃化痰,散結滯,消脹滿,通腸胃,益元散、殊茯神清心利尿、安神志,如此則濕温得化,餘邪得解,善治濕温者,可師可法。

他喜用沉香粉一分、酒軍二分、食鹽一分,三味同研,以膠囊裝好,分兩次以藥汁送下。這樣少量吞服的方法既節約藥材,又發揮療效。這裏所稱的一分相當於0.3克重,二分不過0.6克,三味加在一起僅有1.2克,膠囊不過裝二三個,吞服下去到胃腸中直接發揮作用,比較湯劑用量小、收效大。這種方法是足以取法的。

温病初起驗案,病人感受時令之邪,肺胃熱盛(肺通於鼻,病邪由口鼻而入,首先入肺,胃為中焦,受納水谷,比肺略進一層而屬裏),先生採用表裏兼治的方法,以紫雪丹七分。犀角粉一分,二味同研,以膠囊裝好,勻兩次以藥汁送下。

咳喘屬慢性支氣管炎,遇寒而發,主以温運化飲,另附白蔻仁二分、琥珀粉三分,二味同研,以膠囊裝好,勻兩次以藥汁送下。俟停飲已化,病後氣血兩虧,宗《金匱》法用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湯加味(茯苓、甘草、五味子、生薑、細辛、半夏等味,其中茯苓、甘草和胃化痰飲,五味子、生薑、細辛、半夏幾味合在一起發揮辛散苦降,一開一收,散寒温中,斂肺平喘)而收功。痢疾驗案,屬濕熱各滯,藴蓄胃腸,亟以芳香疏通法而奏效。

氣惱傷暑驗案,採用芳香温中分利,以呃逆大作,引起劇變。俟呢逆止,以升降運中,調治胃腸,最後以昇陽益胃收功。其間亦佐以膠囊劑,初以戈制半夏五分、局方至寶丹一丸,二味勻兩次,開水送下。繼以戈制半夏五分、淡乾薑二分、食鹽一分,三味同研,以膠囊裝好,勻兩次以藥汁送下,着重清理胃腸。

以上几案,皆為善治之病,得心應手,藥到病除,屢為羣眾所樂道。他熱心公益事業,尤注重培養人才,提倡在職教育。1942年曾創辦國藥會館講習班,為中醫中藥界培育人才,雖是短期培訓性質,但糾集同道多數是有真才實學的前輩,如霍文樓。楊叔澄都是主講教師,近代名醫郭士魁就是當時的學員。他熱心教育事業,提攜後進,多所貢獻。

歷史上的北京四大名醫,分別是哪四位 第2張

施今墨
  施今墨為中國著名醫學家。字獎生,祖籍浙江蕭山。因其祖父曾在雲南和貴州任官,他於1881年3月28日生於貴州貴陽,取名施毓黔。他年幼時,母親多病,遂立志學醫。其舅父李可亭是河南安陽名醫,故施今墨13歲便隨舅父學習中醫,20歲時已熟習中醫理論,開始獨立行醫。

然而施今墨父施小航認為通過讀書踏入仕途才是正道。於是1902年就送施今墨進山西大學堂(今山西大學)讀大學。在這所近代新型大學,他不斷受到進步思潮的影響,逐步產生了民主與革命的思想。後不滿並反對學堂西齋主持人、英人李提摩太的專制,受到了校方處理,才不得以中途轉讀山西法政學堂。

不久又以優異成績被保送京師法政學堂。在這裏,他結識了黃興,由其介紹加入了同盟會,從此開始了革命生涯。以後,施今墨使以醫療為掩護,隨黃興奔走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封建王朝,施今墨曾作為山西代表,在南京參加了孫中山就任典禮。

以後一度在陸軍部協助黃興(任陸軍總長)工作,主要協助其制定陸軍法典。在《陸軍刑法》。《陸軍懲罰令》人陸軍審判章程》的原稿中都留有他的手筆。袁世凱篡權後,孫中山出走,黃興病故,施今墨應湖南督軍譚延閣之聘,就職湖南省。

不久又應直隸水利督辦熊希齡的邀請,出任北京香山慈幼院副院長,志在此創造一個充滿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境地,但因社會腐敗,壯志難酬,憤而辭職,決心棄政從醫。由此1921年,遂改名為“今墨”。取義一紀念誕生地“黔”。二學習墨子,行兼愛之道,治病不論貴賤,施愛不分貧富。三醫術上勇於草新,要成為當代繩墨(分之墨準之意)。

這時,施今墨經多年診療實踐,且本人一直刻苦研習,醫術已有相當水平,在京師名聲大噪,深得民眾讚譽。1925年孫中山在京卧病,施今墨曾應邀參加會診。1929年國民黨政府一度擬決議取消中醫,中醫生存發發可危。施今墨遂聯合同業,成立中醫工會,組織華北中醫請願團,數次赴南京請願,以求力挽狂瀾。

此時正值汪**主持行政院,其岳母適患痢疾,遍請西醫未見奏效,危在旦夕。無奈之下,根據他人建議,汪**就請施令墨試診。施今墨憑脈診斷病情,每言必中,令汪**岳母心悦誠服。後為她開據處方,並囑“安心服藥,一診可愈,不必複診。”後據此處方僅服藥數劑,病即痊癒。汪**由此信服了中醫之神驗。

並給施今墨題“美意延年”字匾相送。由此也撤消了取消中醫的議案,並批准在南京設立了中央國立中醫館,任命施今墨為副館長。1930年楊虎城將軍患病西安,施今墨又出診千里,藥到病除,載譽而歸。從此其名聲更加大震。1935年,國民黨政府頒佈了中醫條例,規定對所有中醫實行考核立案。於是在北京進行第一次中醫考核時,挑選了醫術精湛、頗負盛名的施今墨。汪鬆春、肖龍友、孔伯華四人作為主考官,負責試題命題與閲卷。從此他們四人即有了“中國四大名醫”之譽稱。

施今墨對中醫理論有很深的造詣,他認為,辯證施治,是中醫特長。但傳統理論中的八綱辯證並不完善,氣血是人體的基礎,氣血辯證應補充到八綱辯證之中。提出了“陰陽應為總綱,表裏、虛實、寒熱、氣血為餘辯證時之八綱。”由之對中醫基本理論有了創新性的發展。他還把兵法用於醫療實踐,指出,“臨牀如臨陣,用藥如用兵,必須明辨症候,詳慎組方,靈活用藥。”並創立了治療外感熱性病的“七清三解、五清五解、三清七解(即清理與解表藥味之比例為7:3、5:5、3:7)諸法。

施今墨又是進行中醫革新和中西醫結合的先驅。早在20年代,就開始應用西醫病名。曾提出“中醫現代化,中藥工藥化”的口號。他認為,醫學是和死亡作鬥爭的科學,應該與時俱進,精益求精。他主張中醫與西醫並存,最早提倡互相結合,取長補短。提出“學術無國界而各有增長。”“診斷以西法為精密,處方以中藥為完善。”“無論中醫西醫,其理論正確,治療有效者,皆信任之。反之,摒棄不可用也。”

施今墨還十分重視和關心中醫人才的培養和中醫學術思想的傳播,為我國中醫事業的長足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1932年他在北京創辦了華北國醫學院,講授中西醫課程,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新型醫學院。還創辦過中醫學校、中醫講習所和中醫研究所等。

1954年,施今墨在受到周**的接見時,還提出建議,成立中醫科學研究院、中醫醫院、中醫醫學院。在一次中醫中藥展覽會上,施今墨曾就出了治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高血壓、神經衰弱、肝硬化、肝脾腫大、氣管炎等病的十大驗方。據此製成的“高血壓速降丸”、“神經衰弱丸”、“感冒丸”、“氣管炎丸”等曾暢銷海內外。

新中國成立後,施今墨曾任北京醫院中醫顧問、中醫研究院顧問、中華醫學會副會長等,被邀請擔任第二、三、四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委員。十年“文革”動亂中,施今墨也遭到了迫害。在他極為困難之時,周**讓鄧穎超親去過問,解除了他的飢寒之危。

1969年春,他自知不久於人世,寫下一首小詩:“大恩不言報,大德不可忘。取信兩君子,生死有餘光。”囑家人在他死後呈給周**。1969年8月22日,施今墨於北京病逝,享年88歲。臨終前他還一再叮囑其子女們:“我雖今後不能再看病,而我的這些經驗,對人民是有用的,一定要整理出來,讓它繼續為人民服務。”

根據其遺願,由祝湛予、程濟生、施如瑜(施今墨之女)、施小墨(原名施如雪,施今墨之子)修編的《施今墨臨牀經驗集》一書於1982年由人民衞生出版社出版。呂景山編《施今墨藥對臨牀經驗集》一書於1982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歷史上的北京四大名醫,分別是哪四位 第3張

蕭龍友
  蕭龍友(1870—1960年),四川三台縣人。蕭氏五代定居四川,詩書傳家。蕭龍友自幼熟讀經史、詩賦,兼習書法。1890年赴成都,入尊經書院詞章科學習。1897年,蕭龍友27歲時中丁酉科拔貢,不久即入京擔任八旗官學教習之職。辛亥革命之後,蕭龍友曾歷任財政、農商兩部祕書等職。

到1928年,蕭龍友深感於數十年宦海浮沉,無濟國事,遂生隱退醫林之念,不久即棄官行醫,結束了自己的仕途生涯。蕭龍友成為一代名醫,既無家傳,又無師承,完全靠自學成才。幼年時的蕭龍友就對醫藥很感興趣,族中有人開了一家中藥鋪,他有空時常去識藥。

在成都尊經書院學習期間,他也抽空閲讀中醫書籍,每有心得即作筆記,日久後竟“積稿盈尺”。1892年,川中流行霍亂大疫,省會成都每日死人無數,街頭巷尾一片淒涼,許多行醫者懼怕感染,潛居不出。蕭龍友冒着生命危險,陪同當地一位醫生攜帶中草藥沿街巡視,見到病人就進行治療,從死亡線上拯救了許許多多的患者。

進入仕途後,蕭龍友仍然繼續研修醫學,並在公務之餘以醫濟世,免費為患者看病,收效良好。這時他雖是業餘行醫,求診者已接踵而來。1928年,蕭龍友棄官行醫,在北京西城兵馬衚衕建了一寓所,開始了正式的醫生生涯。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結束語】自本世紀初到新中國成立前的那一段漫長歲月中,作為國之瑰寶的中醫學受到大舉傳入的西醫西藥的衝擊,並遭受歧視和摧殘,走過了極其艱難曲折的道路。中醫界的志士仁人為挽救中醫而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