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運勢館

位置:首頁 > 傳統文化 > 城市文化

旅遊全攻略,廈門青礁慈濟宮門票

廈門青礁慈濟宮中供奉的是保生大帝——吳夲,有着悠久的歷史。在當地相當有名氣,在不僅僅在節假日,在平常生活中,來觀賞保生大帝的,拜佛上香的遊客都非常多。本期的廈門文化帶你瞭解廈門青礁慈濟宮。

旅遊全攻略:廈門青礁慈濟宮門票

廈門市海滄區青礁慈濟宮,又稱慈濟東宮(歷史上長期隸屬漳州府),為紀念保生大帝——吳夲,而建立此廟宇。廈門市海滄區青礁慈濟宮位於廈門市海滄區青礁村崎山(岐山)東南麓,四周地域遼闊,景色秀麗。1996年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礁慈濟宮又稱東宮,位於廈門海滄街道青礁村崎山(岐山)東南麓,四周地域遼闊,景色秀麗。

其信徒遍及東南亞和閩台地區,影響極為廣泛。慈濟宮是一座莊嚴雄偉、金碧輝煌、飛檐交錯的宮殿。

宮中有四絕:
  一是彩畫中有一幅鳳頭、龍尾、烏龜身、四腳獸的神物;
  二是宮中保存着康熙、嘉慶、咸豐、光緒等朝代的重修碑記;
  三是東宮左側扣上,有一塊“心”字石,此石形似人心,“心”字中間一點卻放在底下;
  四是宮殿椽子上的黑白畫,據説是來自唐伯虎的顏料、配方和畫法,不受蟲蝕。宮後有岐山,左有龍湫,山明水秀,景色清幽。龍湫庵下的左邊山谷,即龍湫坑,流水不息,激湍於巖壁石隙間,飛珠瀉玉。石上鐫“龍湫”二字,其上有平頂石,擊之如擂鼓,稱“仙鼓石”。還有“仙扁擔”等石景。

該宮始建於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奉祀北宋着名的民間醫生吳夲。吳夲(979—1036),字華基,號雲衝,出身於福建龍海縣白礁村的貧苦農民家庭,年青時雲遊四方拜師學醫並選定青礁村作為其修道、煉丹、行醫之處。

吳夲不僅醫術高明,且醫德高尚,治病不分貴賤,不取報酬。宋明道二年(1033)漳州、泉州瘟疫流行,因吳夲義診施藥而得以存活者難以計數。民間還流傳吳夲治癒宋仁宗母后的乳疾,被封為“妙道真人”而揚名四海的事蹟。景佑三年(1036)五月初二,吳夲在文圃山採藥不幸墜崖而死,時年58歲。

為緬懷吳夲的恩德,當地百姓自發在青礁龍湫坑吳夲煉丹之處建造了龍湫庵奉祀吳夲。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經鄉人吏部尚書顏師魯奏請,宋高宗賜建青礁龍湫廟;乾道二年(1160),孝宗賜廟號為“慈濟”,故改名為青礁慈濟廟。後因進香人數眾多,又在吳夲出生地積善裏另建白礁慈濟廟,由此形成東西兩廟。淳佑元年(1241),奏敕改廟為宮,稱為青礁慈濟宮,也稱東宮,白礁慈濟宮則稱西宮。

為彰示吳夲的德行,自宋代以來,歷朝皇帝先後予以追賜封號之殊榮,其中尤以北宋仁宗追封的“妙道真人”和明成祖追封的“保生大帝”最為着名,吳夲亦因此被民間稱為“吳真人”、“保生大帝”或“大道公”,成為備受後人敬仰的醫神和鄉土保護神。

明末清初,隨着閩南人移民海外和赴台開發,對吳真人的信仰也廣泛傳入台灣和東南亞地區。至今,僅台灣就有數以百計的吳真人宮廟,還成立了“台灣保生大帝廟宇聯誼會”。這些經由大陸傳爐的宮廟都遙奉青礁慈濟宮和龍海的白礁慈濟濟宮為祖宮,每年組織大規模進香團前來舉辦瞻仰法會。因此該宮在促進海峽兩岸文化認同和文化交流方面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現存青礁慈濟宮重建於清初,系重檐歇山頂磚石木結構三進建築,坐西朝東,建築面積1305平方米。中軸線自東向西逐漸增高,前殿重樓,由檐廊、門廳和鐘鼓樓組成;中殿為正殿,內供吳真人神像,殿前有拜亭。後殿重建於1989年,內供佛道諸神。

三殿由兩側廊廡通連。宮內保存大量珍貴的石雕、木雕、彩繪藝術品,體現了閩南匠師精湛的工藝水平。該宮還保存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嘉慶十九年(1814)、咸豐四年(1854)和光緒二十二年(1896)四方重修碑記,是研究宮廟歷代沿革的重要文獻資料,而宮廟西北側山上的丹井、丹灶和石臼,則是吳夲當年採製藥草使用過的文物。

宮分五殿,飛檐交錯。主殿有12根蟠龍大石柱,上刻蟠龍騰雲、八仙遊山及山川禽獸等,其中一對石柱如花瓶狀,在福建的宮廟建築中難得一見。宮內的大幅青石浮雕上刻着龍虎和隋唐故事,另兩幅石屏上則雕繪哪吒鬧海的故事,樑上木刻有獅象龍鳳和奇花異卉,雕工精細,金碧輝煌。

彩畫中有一幅鳳頭、龍尾、龜身、四腳的神物,很是怪異。畫着傳説故事的油彩畫和黑底描金畫雖歷經滄桑,色彩依然鮮明。殿頂鋪綠色琉璃瓦,四周環飾着彩陶綴成的各色人物和12條龍。

二層閣樓中的鐘鼓樓,藻井為木拱結構,層層疊疊,玲瓏輕巧。樓內大鐘鑄於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宮中還保存着康熙、嘉慶、咸豐、光緒等朝代的重修碑記。

門票信息: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週一——週日(05:30——19:30)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海滄鎮青礁村

【結束語】慈濟宮前千級台階是依山而建的,建築風格獨特,而慈濟宮內環境優美,山清水秀,景色清幽。若是想祈福的遊客們,可以到青礁慈濟宮走走一遭,都説保生大帝很靈驗,你不妨也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