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運勢館

位置:首頁 > 傳統文化 > 民間故事

名留青史,歷史上的好太監

太監作為皇上的代言人,有些人已經能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就像明朝的着名太監魏忠賢,在這位九千歲的掌控下,百姓們民不聊生,天災不斷。不過除了這些壞的太監,但歷史上還是有很多好的太監的。本期民族文化,講講歷史上的好太監。

名留青史 歷史上的好太監

1、高力士
  高力士(684年-762年),本名馮元一,唐潘州人(今高州市區),是中國唐代的着名宦官之一。曾祖馮盎、祖父馮智玳、父為馮君衡,曾任潘州刺史。他幼年時入宮,由高延福收為養子,遂改名高力士,受到當時女皇帝武則天的賞識。在唐玄宗管治期間,其地位達到頂點,由於曾助唐玄宗平定韋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亂,故深得玄宗寵信,終於累官至驃騎大將軍、進開府儀同三司。他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賢宦之一,忠心耿耿,與唐玄宗不離不棄,被譽為“千古賢宦第一人”。死後墓穴位於陝西省蒲城縣保南鄉山西村,它是唐玄宗泰陵惟一的陪葬墓。

高力士是大唐一代最有權謀的太監之一。父馮君衡因罪被“裂於冠冕,籍沒其家”。因此,他幼年時即與母失散。聖歷初,嶺南討擊使李千里將他閹了以後送入皇宮內。高力士從小聰慧,辦事機敏,武則天女皇很喜歡他,命他在左右待奉。後因事觸怒了武則天,被責打以後趕出宮去,由宦官高延福收為養子,改姓高。高延福原為武三思家奴,與武三恩關係密切,高力士因此常出入武家。

一年後高力士得以再次入宮,隸屬司宮台。“神龍革命”中他隨機應變,擇主而事,投靠李隆基,將主子武則天拉下馬。後又出謀劃策,助李隆基誅殺韋后和太平公主,終成唐明皇最忠實的心腹奴才。不過,高力士在創造唐朝“開元盛世”的過程中出過不少力,獻過不少良策,這在中國曆屆太監中,算是出類拔薈的高人了。

忠心耿耿、才華橫溢的高力士一生侍候過武則天、中宗、睿宗、玄宗四個皇帝。一説他是孤兒,年幼無依,各處流浪,後被宦官高延福收為養子,改名高力士。

高力士在宮中風風雨雨幾十年,交結李隆基,成為其心腹,幫助玄宗登上帝位,盡心服侍明皇,又促成了楊玉環和唐玄宗這一段驚世駭俗的不倫愛情,至於李白喚高力士脱靴,使楊貴妃研墨的故事,更是大家爛熟的橋段了。

高力士在歷史舞台上演出最精彩一齣戲,是他一手撮合了楊玉環和唐玄宗的曠世姻緣。是他成就了楊貴妃,也是他在馬嵬坡縊死了楊貴妃。成也力士,敗也力士。真是美人一笑媚千古,空留長恨在人間。

李白詩好,人人皆知,高力士亦能詩,這是高力士的一首“詠薺”:兩京作斤賣,五溪無人採。夷夏雖不同,氣味終不改。高力士在詩中自喻為薺,相當貼切:他在長安很高貴,而在流放地巫州卻無人理睬,即便如此,他的忠心有如薺菜那樣“氣味終不改”,他的心時時向着玄宗、肅宗和大唐的天下。所以,他的死也相當壯烈:“高力士遇赦還,至郎州,聞上皇崩,號慟,嘔血而卒。”是説高力士聽到玄宗死亡的消息後,慟哭不已,絕食七天,最後嘔血而亡。

名留青史 歷史上的好太監 第2張

 2、王承恩
  王承恩(?—1644年),明末宦官,河北省邢台市邢台縣白岸鄉白岸村人,屬太監曹化淳名下,官至司禮監秉筆太監,深得崇禎信任。明末李自成攻入北京時,與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景山)。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早上,崇禎帝朱由檢由太監王承恩陪伴登上煤山(景山),吊死在山腰壽皇亭附近的歪斜的老槐樹上。王承恩也吊死於旁邊的海棠樹上。中午,李自成進入皇宮,下令“獻帝者賞萬金,封伯爵。匿者滅族”。崇禎屍體在樹上吊了三天,直至三月二十一日才被發現,被停放在東華門外,裝入柳木棺內。李自成命令於四月四日埋葬崇禎。福王時,諡忠愍。承恩後為清朝康熙皇帝所稱頌,曾在思陵附近為王承恩豎碑立傳。

他不是普通的好人,他是個做着壞事的好人,他的一切都給了他的皇帝和他的國家。

有了王承恩悲壯的殉國之死,誰敢説明朝歷史上只產生擅權亂政、禍國殃民的宦官?王承恩用他的慷慨赴死否定了歷史的誤筆和誤讀,明朝宦官中也有忠君愛國的義士!雖然,明英宗時期的王振,明憲宗時期的汪直,明武宗時期的劉瑾,明熹宗時期的魏忠賢,各個都是獨斷乾綱、誤國誤民的大壞蛋。其中,又以劉瑾為首的“八虎”和被世稱“九千歲”的魏忠賢更是臭名昭着的政治無賴。相比之下,王承恩的死則為在歷史上聲名狼藉的明朝宦官羣體挽回了一些顏面,至少讓後人知道明朝也有像王承恩這樣忠貞事主、以身殉國的好宦官。

同時,他也用以身死社稷的悲壯方式,替明朝二百七十六年曆史中成千上萬享受皇恩浩蕩的太監們報了明室的知遇之恩。從這一點上看,王承恩雖死猶榮,保持了太監的人格尊嚴與忠君氣節,這種視死如歸的精神是那個血雨腥風、分崩離析的亂世中許多封疆大吏(如洪承疇)、文壇巨摯(如錢謙益)都無法做到的,更不用説像曹化淳、王德化、杜勛這樣見風使舵、苟且偷安、投敵變節、賣主求榮的悖逆太監,相比之下,人格的高尚與低劣,真是天壤之別,王承恩無愧為宦官之中的忠貞義士。

在明朝歷史中,類似於王承恩這樣的忠臣宦官還有永樂年間率船隊六下西洋的鄭和,萬曆朝中協助首輔張居正推行改革的馮寶,泰昌時期的以國事為重的王安,他們與王承恩一樣,都算是忠誠不渝、精忠報國的好太監。可見,太監羣體和其他社會羣體一樣,其中也存在忠奸善惡之分、君子與小人之別,而並非都是見利忘義、胡作非為的宵小之徒。

三百六十多年後,在這個陰雨霏霏的夜晚,撫今追昔,王承恩,明末崇禎帝的這位司禮秉筆太監,與崇禎帝在1644年3月19日的漆黑之夜一同在煤山自縊殉國,為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送葬,走完了他的悲情人生,難得的忠誠!每當回顧這段慘痛的歷史歲月,筆者都會感受到一股蒼涼與悲憫之情油然而生、不禁潸然淚下。王承恩忠貞事主、以身殉國的悲情故事不知道感動了多少後世文人,於是就有了民國時代着名的《明末遺恨》這部經典劇作,筆者現摘取其中的一段台詞作為本文的結束語,以緬懷王承恩不幸而壯烈的悲劇人生:

王承恩在宮門心如刀攪,止不住淚珠兒灑濕衣袍。咬指尖代吾主急寫血詔,各路上眾總兵細聽根苗:李闖賊犯神京江山不保,眼見得錦社稷付與水漂。望眾卿秉忠心星夜來到,統雄兵與李賊速把戰交。但願得興義師把賊來掃,凌煙閣繪圖形青史名標。一封血詔寫完了,望老天顯靈驗保全明朝。

名留青史 歷史上的好太監 第3張

3、董海川
  董海川(1797年—1882年),八卦掌創始人,生於清代嘉慶年間,原名董明魁,清朝河北省文安縣朱家務村人。一般認為是八卦掌拳術的創始人和主要傳播者。董海川身材魁梧,臂長手大,膂力過人,擅長技擊。年輕時求功名未成,立志博學眾家之長。於清道光五年(約1824年),時年26歲遠遊吳越巴蜀,以武訪友,歷險搜奇,一去十三載。於道光十八年,年近四十餘迴歸故鄉,已改青年時之剛烈。朝夕習練揣摩,傳授族人。時常外出數日,家人不知何為,問言訪友。相傳在安徽九華山得遇“雲盤老祖”傳授其技,創立了八卦掌。

董海川少時家貧,少年時在鄉間曾習武術,後離開家鄉,小時候,董明魁跟“威名震河朔”的堂兄董憲朝夕相處,形影不離,他向堂兄學習武技,二人常往來雄縣與文安以武會友。董明魁身體健壯,力量驚人,兩隻胳膊長得也比一般人長,很多古書記載他的雙臂“下垂過膝”。到十六七歲的時候,因為家境貧寒,明魁無法繼續深造學業,他於是把全副精力都集中在對武功的鑽研上,功夫不負苦心人,明魁打下了深厚堅實的功底。

26歲的董海川遊吳越,過江皖,走巴蜀,足跡遍及大江南北。所走之地包括河北、河南、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等地的名山大川,拜訪各地高人隱士及武林高手。他到一處,訪一處,學一處,常與人比手,驗證所學。走過寒暑秋冬,氣候在變,身邊的景緻也在變。北方的山粗獷,南方的山靈秀,北方的河奔放,南方的河蜿蜒……就像武術一樣,北方的武術大開大合,南方的武術注重細節。董海川覺得,人的生命原本就是一段看不到終點也無法有歸途的長路。

後來在盤山道長的傳授下,董海川學會了八易寒暑掌法、步法、單練及徒手器械。練完功,董海川便在山洞裏打坐,即使閉着雙眼,他依然可以感覺到穿梭在身邊的午後的光線,聽到清涼的風聲,還有樹葉落地的刷刷聲。董海川接觸到了《易經》,以陽爻和陰爻相配合而成八個符號,分別是乾、坤、坎、離、震、艮、巽、兑,代表天、地、水、火、雷、山、風、澤,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來象徵各種自然現象和人事現象,八易寒暑法則是把八卦中的八個符號,作為八個方位用於武術技擊。

八年後,董海川藝成下山。從雄縣開口的翻子門拳到南方道教的轉天尊、八易寒暑掌法,這些都成了董海川之後創編八卦掌的基礎。他在遊歷大山名川,遍訪各派隱士高手過程中,通過學習、切磋,所吸收的一些技藝、招法,都成為之後八卦掌的生動素材。

據記載,清朝當太監的大多出自兩個原因,一是自幼家境貧寒,以太監作為謀生之路。二因犯有重罪,淨身當差可免於一死。打抱不平殺害朝廷命官後董玉託在清廷總管內務府當差的朋友保舉,董海川到王府當太監,一是可以把之前的命案勾銷,同時也是因為,董海川始終沒有忘記義軍派他混入京城的重託。正在此時,董海川一個提氣騰空,輕靈躍起數尺之高,如旋風旋轉而下,落地無聲。肅王當下賜他七品首領太監,取代沙回回任護院總管。

名留青史 歷史上的好太監 第4張

4、張永
  張永(1465年—1529年),河北保定人;明武宗時的宦官,八虎之一,與劉瑾有怨懟,劉瑾打算將之黜發南京,於是兩人在皇帝面前對質——張永動手痛毆劉瑾,武宗令谷大用等置酒勸和。

安化王朱寘鐇反叛,明武宗派楊一清總督寧夏、延綏,張永任楊一清監軍,不久朱寘鐇被楊一清俘獲,張永、楊一清二人密議為國鋤奸,張永趁獻俘時向武宗告發劉瑾罪狀,明武宗命令張永帶領禁軍捉拿劉瑾,最後劉瑾被凌遲處死。

劉瑾死後,社會秩序得到穩定,羣臣讚美道賀,張永由於連立兩功,舉家受封,俸祿、賞賜不斷又加官進爵,成為司禮監掌印太監。此時張永得知有一男子在足底紋龍以及“人王”二字,於是將之抓捕後,張永企圖居功封爵,誰知皇上將此事提議朝廷後得到內閣反對,大大削減了張永的氣焰。

1512年,張永貪污銀兩七千有餘被舉報後被革職。兩年後,由於宮中鬧水,皇上覆用張永以修建。同年,蒙古王子入侵,張永隨軍一同前往鎮壓,凡上報之事,均得批准。1519年,寧王叛亂,張永隨武宗一同出征,為了討得皇上歡心,在路上遇到已將寧王擒獲的王守仁時欲令其釋放寧王,等武宗前來親自將之捕獲,遭到了王守仁的拒絕。

1521年,武宗病逝後,張永駐守京師以防叛亂,協助太后一併捕獲了手握重兵的江彬。

世宗登基後,張永因為牽涉谷大用等黨惡案件因而架空職位,後來被誣告在江西違法因此降職發放。後張永被楊一清平反,官復原職,在家養病,次年受到世宗的召見,繼續任職乾清宮,增加俸祿。1527年,死於任上。

張永去世以後,朝廷為其築造享堂,其墓誌銘為楊一清所寫,追加遺功由其弟受賞。

張永,明武宗時期宦官,沉浮官場十餘年,是非難辨,其一生經歷了劉瑾專權、安化王叛亂、正德北巡、正德南遊、寧王叛亂等種種事件,最後復原職後死於任上。他一生中最銘記於世的功績要數除掉奸臣劉瑾。

早年間,張永原是劉瑾的黨羽,他們幾個人由於在宮中權勢極大,一併被稱為“八虎”,後來由於張永不滿劉瑾的所作所為,二人漸漸有了矛盾,互相在皇上面前彼此挑唆,武宗召二人對峙,張永氣得對他大打出手,惹得皇上不得不大擺酒席調和。表面上二人風波過境,其實矛盾已在日益加劇。

1510年,張永等人奉命率軍平定安化王叛亂,武宗親自相送,賜予張永金印,引得劉瑾百般嫉妒。張永等人帶兵來到寧夏時戰亂已平,張永便穩定民心,使百姓各安其職,捕殺罪犯等一系列舉措均得到皇上支持。

當時劉瑾權勢極大,隻手遮天,殘害大臣、更改律法,楊一清也有欲除掉劉瑾。此時張永報捷,劉瑾卻讓他緩期獻俘,此時京城眾説紛紜。張永擔心劉瑾有意謀反,於是提前回京獻俘,並趁此機會向皇上上奏劉瑾種種惡狀,並拿出了被劉瑾扣下的陳列着劉瑾罪行的官員檄文。

此時皇上略有醉意,在張永的順水推舟下,加以旁人的眾聲符合,便立刻下令將劉瑾抓捕。次日武宗下令將劉瑾流放,在張永的慫恿下,查了劉瑾的家,發現大量玉璽、龍袍等物品,一怒之下將其凌遲處死。

張永一生褒貶不一,但他為民除了這樣一個大害,縱觀來看還是功大於過的。

名留青史 歷史上的好太監 第5張

5、懷恩
  懷恩(?--?),明代着名宦官。本姓戴,因族人犯罪而受到牽連,很小就做了宦官,賜名懷恩。明憲宗時被提升為宦官機構中的最高領導者:司禮監掌印太監。他廉潔不貪、正直忠誠;明孝宗幼年時期幾度危難,懷恩調護得以保全。弘治元年(1488年)閏正月二十八日,為了表彰懷恩的功德,明孝宗特批為他建造顯忠祠。

懷恩是蘇州府人,本來姓戴,高密(今屬山東)人。宣德初年,其族兄兵部侍郎戴綸被殺,其父戴希文時為太僕卿,受株連被籍沒。他以幼童入宮,被閹割為宦官,賜名懷恩。由於任事恭謹,成化時提升為司禮監掌印太監。當時汪直掌管西廠,樑芳、韋興等亦很得寵,但懷恩輩分比他們高,性情又耿直,識義理,通典故,遇事常能以先朝的典故來進諫;又廉潔不貪,所以在宦官中威信很高。

成化三年(1467),户部尚書馬昂等清理京營,禮部尚書奏稱必得內臣共事,始可剷除宿弊,併力薦懷恩擔當此任,得到允准。四年(1468),討滿四時,又與太監黃賜,兵部尚書白圭等參與商議軍事。

懷恩又敢於保護朝中正直的大臣,有個叫阿九的宦官,其兄擔任京衞經歷時,因犯了罪,被劉大夏笞打責罰。阿九向憲宗誣告,捕劉大夏進詔獄,全靠懷恩力救,才得釋出。員外郎林俊彈劾樑芳及僧繼曉,被逮下詔獄,憲宗想處死林俊。懷恩一再冒死力諫,憲宗大怒,用墨硯擲他,把他轟出去。懷恩一面遣人斥責鎮撫司諂媚樑芳,傾陷林俊的醜行,警告他們不得殺害林俊,一面稱病不出任事。憲宗只得派太醫去為他診治,林俊亦終於被釋放。

時樑芳與僧繼曉、李孜省等互相勾結,狼狽為奸,取中旨授千人以傳奉官,有白衣驟至太常卿者。剛好遇上星變,詔撤諸傳奉官,時御馬監王敏請留馬房傳奉,已經由皇帝允准,懷恩仍痛罵王敏一頓。有個章瑾進貢寶石,求為錦衣衞鎮撫,懷恩堅決反對,拒絕傳旨,説,“鎮撫掌管詔獄之事,怎麼能夠以賄用人”,並讓兵部尚書餘子俊等在外廷諫止,但餘子俊不敢。

成化十四年(1478),遼東巡撫陳鉞以掩殺冒功激變兵士,權宦汪直欲自己前往平定以邀功。憲宗命懷恩等七人到內閣會兵部商議。懷恩知汪直前往必然生事,遂提出派大臣前往,以阻止汪直,得到馬文升迅速響應,懷恩即入奏,派馬文升往宣璽書撫慰,避免了發生事故。汪直主持西廠之為患,亦因懷恩能據實奏聞大學士商輅等的意見,才得停罷。成化十七年(1481),還奉旨同法司錄囚,開每五年遣內臣審錄之例。

懷恩還有過人之膽識,不迷信怪異。據《明史·五行志》載,成化十二年(1476),京師天變,“有物金睛修尾,狀如犬狸,負黑氣入窗,直抵密室,至則人昏迷”,以致遍城驚擾。一天,憲宗上朝,奉天門侍衞見怪物而譁,連皇帝都要逃跑了,懷恩卻能鎮靜地護持皇帝。

成化末年,萬貴妃(萬貞兒)與樑芳等勾結,謀廢太子,立興王,懷恩力爭,被明憲宗斥逐到鳳陽孝陵司香。

明孝宗即位,御史姜洪等力薦懷恩足副任使,得以召回,仍掌司禮監。懷恩執正如故。萬安等忌何喬新剛正,把他排擠到南京任刑部尚書,懷恩不平,提出質詢。又鼎力勸逐萬安,用王恕。孝宗於宮中得閣臣萬安進房中術的小篋,遣懷恩到內閣質問,並把羣臣彈劾的章奏讀給萬安聽。萬安仍企圖矇混過去,被懷恩摘了牙牌,轟出宮外。陳準掌管東廠時,不妄生事端,也是因與懷恩關係密切,受到了懷恩的影響。

不久,懷恩由於積勞成疾而長辭人世。弘治元年(1488年)閏正月二十八日,為了表彰懷恩的功德,明孝宗特意批推為他建造顯忠祠。

名留青史 歷史上的好太監 第6張

6、馮保
  馮保(1543-1583年),字永亭,號雙林,衡水市趙家圈鄉馮家村人。明代太監。馮保於嘉靖年間入宮,隆慶初年掌管東廠兼理御馬監。萬曆皇帝即位,歷任司禮秉筆太監和司禮監掌印太監。穆宗駕崩時成為顧命大臣。掌權後支持張居正推行的“一條鞭”法,使大明政權一度出現復甦局面。馮保有着較好的文化素養,他在司禮監監刻了《啟蒙集》、《帝鑑圖説》、《四書》等很多書。最後馮保因為明神宗對他的忌恨被放逐到南京,後因病而死,家產亦被抄收。

馮保是萬曆年間的大太監,老家是今天河北衡水趙圈鄉馮家村人,馮保是萬曆時期的秉筆太監,一度權勢熏天,不可一世,在明朝歷史上也是個赫赫有名的人物。

第一,驅逐高拱,本來馮保有兩次晉升秉筆太監的機會,但都被高拱搞黃了,一次是被陳洪頂替,另一次是被孟衝頂替,孟衝本來是膳食太監,輪不到做秉筆太監,但由於高拱大力推薦,孟衝做了秉筆太監,馮保做秉筆太監的願望落空,此時,是隆慶帝在位,隆慶帝和高拱的關係,是情同父子,馮保對高拱恨之入骨,但又沒有辦法。幾年後,隆慶帝駕崩,小萬曆繼位,萬曆當時只有10歲,高拱作為顧命大臣,説了一句話,10歲太子,怎嘛治理天下啊。這是高拱對時局擔心,並非對萬曆做皇帝有意見,馮保把這句話改為,10歲太子,怎嘛做人主。馮保密告李太后,説高拱有不臣之心,李太后和小萬曆非常緊張,第二天,已上朝,就罷免高拱的首輔職位,任命張居正為首輔,馮保如願以償的做了秉筆太監,從此,張居正和馮保一內一外,把持住朝政。

第二,和張居正一起推行萬曆新政,馮保和別的太監不一樣,別的太監總對大臣掣肘,擾亂朝政,而馮保全力以赴的支持張居正,推行考成法和一條鞭法,為張居正的改革做出很大貢獻,在張居正當政的10年時間裏,明朝的經濟發展很好,對於馮保的大力支持,張居正也大力回報,馮保貪財,張居正經常賄賂馮保,馮保為自己建了個很大的墓,張居正為此寫文章,對馮保歌功頌德,馮保非常受用,在張居正父親死後,張居正按規定,應守制27個月,張居正怕失去權力,和馮保策劃奪情,羣臣對張居正有意見,馮保鼓動皇帝出面,為張居正撐腰,這才讓,張居正免於守制,大權未旁落,張居正對馮保感激備至。在張居正死前,張居正推薦潘晟入閣,馮保大力支持,但是,當時內閣張四維和申時行堅決反對,馮保和張居正的計劃落空。

第三,本來,馮保從小照顧萬曆,萬曆小皇帝對馮保依賴性很強,稱他為大伴,關係很好,但是,萬曆母親李太后對小萬曆要求嚴格,有一次,萬曆已經18歲啦,喝醉酒,要殺宮女,馮保趕緊告訴李太后,李太后罰萬曆跪了6個小時,還讓張居正替萬曆起草了罪己詔,當眾宣讀,小萬曆丟盡臉面,從此,恨上了馮保和張居正,本來一個是大伴,一個是張老師,關係應該是很好的,但由於對萬曆管教過於嚴格,由敬變怕,由怕變恨,一有機會,便會報復。

第四,馮保和張居正對小萬曆要求嚴格,但自己並沒有做的很好,相當於説一套做一套,張居正是個能臣,但也貪色,愛斂財,別人説張居正是輔政,而張居正卻説自己是攝政,不把皇帝放在眼裏,萬曆長大後,對張居正和馮保無一點感恩之心,而羣臣由於在張居正和馮保當權期間,受盡壓制,也順着皇帝的意思,羣起攻擊,張居正被抄家,而馮保也被趕到南京種菜,再也沒能回到北京。

第五,馮保和魏宗賢不一樣,魏宗賢把持朝政,排斥異己,禍國殃民,而馮保做了好事情,只是因為,沒有處理好和萬曆的關係,才落得如此下場,讓人看後,不覺唏噓。

名留青史 歷史上的好太監 第7張

7、寇連才
  寇連才,直隸昌平州(現在的北京市北郊昌平一帶)人,十五歲入宮,在梳買房為慈禧梳頭。禧對他一直是喜愛有加,小小年紀就讓他做了會計房太監,可是就是這個書也沒有讀過幾天,十五歲就做了太監的年輕人,看到國家千瘡百孔,人民的生活水深火熱,敢於捨身為國、冒死直諫,最後從容就死,他才僅僅十八歲。

寇連才生得聰明能幹,慈禧挺喜歡他,升他為會計房太監。寇連才為人正直,由於在慈禧身邊做事,對慈禧淫縱專權之所為耳聞目睹,深有感觸,因此,出於正義感和對國家的熱忱之愛,他屢諫太后,希望她以國事為重,慈禧十分喜愛他,對其所諫,只當是小孩子不懂事所為,“雖呵斥之,亦不加罪”,不久,慈禧又提升寇連才當了奏事房太監,派他去伺候光緒皇帝,實際上是叫他監視光緒的行動。

寇連才雖受慈禧恩寵,但並不因此而迎合慈禧,在此後一兩年的時間裏,寇連才目睹慈禧獨攬朝政,虐待光緒,杖打珍、瑾二妃,大興土木,修建頤和園,供她娛樂享受。寇連才十分不滿,並深為國事而“憂之”,從早到晚皺着眉頭,象喝醉了酒的樣子,周圍的人都以為他得了精神病。

光緒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年),寇連才剛滿十八歲。為了説服慈禧改弦易張,他在進行了長時間的思考和準備後,二月初十日(公元一八九六年三月二十三日),慈禧剛剛放下蚊帳,準備休息,寇連才突然跪到慈禧牀前,痛哭不已。慈禧“揭帳叱問”,寇連才才道:“國危至此,老佛爺即不為祖宗天下計,獨不自為計乎?何忍更縱遊樂,生內變也!”,慈禧以為他小孩子又犯痴,便不肯聽其下言,將其叱退。

寇連才規勸太后的決心早已下定,此次進諫未成,便決定冒死再諫。

寇連才請了五天假,回老家與父母兄弟訣別,並把自己寫的一本宮中見聞送給弟弟。返回皇宮後,他把自己平時積蓄的銀錢財物分送給小太監。二月十五日,他學着王公大臣的樣子,上了一道奏摺,共有十條:請歸政皇上;請勿再修圓明園以幽皇上,請止宮中演戲;請廢頤和園;請準皇上回宮辦事;請革李鴻章的職;請續修戰備與小日本決戰,等等。最令人驚奇的是最後一條,説皇上至今還沒有生兒子,請仿照古代堯舜的做法,選擇天下最賢德的人,立為皇太子。奏摺雖然內容不合體統,話語土裏土氣,但都是人們想説又不敢説的話。

奏摺送上去,慈禧閲後火冒三丈。但轉念一想,其文文理不通,錯字連篇,一個小小的太監何能有此見識,便懷疑有人在其背後慫恿,於是她把寇連才召來,拿起奏摺在他眼前晃了晃,質問道:“此折,爾所為,爾為人使?”

寇連才斬釘截鐵地回答:“乃奴才所為也。”

慈禧還是不信,命其背誦。

寇連才見有機會,便毫不遲疑,將心中積壓多時的話和盤托出,他慷慨激昂、言辭懇切,所言竟與奏摺幾乎一字不差。

慈禧確信是他寫的無疑了,便説:“爾不知祖制,內監不準言政事乎?”

寇連才當然知道,他理直氣壯地答道:“知之。然事有緩急,不敢依成例也。”

慈禧本來很喜愛寇連才,以為他年幼無知,經過一番教訓就免他一死。進而威脅道:“爾知此有死罪乎?”

寇連才早已視生死於度外,毫不畏懼地回答:“知之,拼死而上也。”

慈禧見他至死不悔,骨頭這麼硬!遂擺出一副憫天憂人的姿態,長歎一聲説:“既如此,不怪我太忍心矣。”

慈禧即命人把他交送刑部,照例處斬。

這位敢於捨身為國、冒死直諫的小小太監:寇連才,我們不應該忘記!一個亂世強權下的閹割之軀,一個年僅十八的年輕之魂,他明明可以潔身自好,衣食無憂,隨波逐流,諾大的朝宮裏有三千名太監為皇帝后妃服務,多少人為了自身的利益充當慈禧的忠實走狗和奴才,敲詐勒索,欺壓官民啊,象安德海、李蓮英之流。

可為什麼他寇連才卻敢於站在殘戾的對岸,慷慨激昂地發出振聵之聲呢?要知道慈禧對他一直是喜愛有加啊,小小年紀就讓他做了會計房太監,這是多好的美差啊,可是就是這個書也沒有讀過幾天,十五歲就做了太監的年輕人,看到國家千瘡百孔,人民的生活水深火熱,他居然看不下去啊,於是他明知道大清條律裏有太監“越份擅奏外事”的一律處死,仍然挺身而出,冒死直言,他捨身為國、視死如歸的浩然正氣,震盪着每一個熱血的中華兒女之魂,歷史應該牢記他:寇連才,中國歷史上最值得尊敬的太監!

名留青史 歷史上的好太監 第8張

 8、鄭和
  鄭和(1371-1433),明朝太監,原姓馬,名和,小名三寶,又作三保,雲南昆陽(今晉寧昆陽街道)寶山鄉知代村人。中國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鄭和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是馬哈只第二子,鄭和有姐妹四人。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軍隊進攻雲南,馬和僅十歲,被明軍副統帥藍玉掠走至南京,閹割成太監之後,進入朱棣的燕王府。永樂元年(1403年),姚道衍和尚收馬和為菩薩戒弟子,法名福吉祥。

永樂二年(1404年),鄭和立下赫赫戰功。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和鄭姓,以紀念戰功,史稱“鄭和”。並升任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鄭和有智略,知兵習戰,明成祖對鄭和十分信賴。1405到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壯舉,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鄭和在印度西海岸古裏國去世,賜葬南京牛首山。

鄭和下西洋是一種國家行為,鄭和船隊是一支強大的戰略力量。明政府派遣鄭和船隊下西洋顯然是從當時國家利益(包括皇帝的意志)和國家需要出發。鄭和下西洋的使命和功績概括起來,主要包括4個方面:

推行和平外交,穩定東南亞國際秩序
  鄭和下西洋前,中國周邊的國際環境動盪,主要表現在東南亞地區各國相互猜疑,互相爭奪。當時東南亞兩個最大的國家爪哇、暹羅對外擴張,欺壓周邊一些國家,威脅滿剌加、蘇門答剌、占城、真臘,甚至在三佛齊,還有殺害明朝使臣的,攔截向中國朝貢的使團;再一個海盜猖獗,橫行東南亞、南亞海上,十分囂張,海上交通線得不到安全保障。這些不穩定的因素,一方面直接影響中國南部的安全,一方面極大影響了明朝的國際形象,不利於明朝的穩定和發展。

在這種形勢下,明朝皇帝採取了“內安華夏,外撫四夷,一視同仁,共享太平”和平的外交政策。派遣鄭和率領船隊下西洋通過各種手段,調解和緩和各國之間矛盾,維護海上交通安全,從而把中國的穩定與發展同周邊聯繫起來,試圖建立一個長期穩定的國際環境,提高明王朝的國際威望。所以從明朝派遣鄭和的使命可以看出是實現和平的使命。

鄭和下西洋調解矛盾,平息衝突,消除隔閡,有利於周邊的穩定,維護了東南亞、南亞地區穩定和海上安全,提高了明朝的聲望。所以,可以看出鄭和的船隊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但不是用於侵略擴張,而是用於實現和平目的。在當時國際環境條件下,陳祖義幾千人,阿烈苦奈兒上萬人,沒有強大軍事實力做後盾,是難以實現和平的。李約瑟評價:東方的航海家中國人從容温順,不記前仇,慷慨大方,從不威脅他人的生存,雖然有恩人自居;他們全副武裝,卻從不征服異族,也不建立要塞。

震懾倭寇,牽制蒙元勢力,維護國家安全
  當時,威脅明朝安全的主要來自兩個方向:東部海上的倭寇,北方的蒙元殘餘勢力和西北的帖木兒帝國。中國倭寇最早出現在元朝末年,日本國內發生內戰,部分武士和浪人為了生存便到中國沿海搶劫,到明初朱元璋時期,非常猖獗。當時明朝剛剛建立,國內還不穩定,所以集中精力安內,國防上採取被動的防禦戰略,在沿海省份設立衞所,在北方修長城和派兵屯邊。

朱棣時期,陸海兩方面對明朝的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改變了被動防禦戰略,主動出機,陸上方向實施遷都、親征漠北;海上方向組建了鄭和舟師,震懾和打擊倭寇和反明勢力,並從海上實施戰略包抄,對西北方向進行戰略上的牽制,從而減輕明朝北部的壓力,減少老百姓負擔。

發展海外貿易,傳播中華文明
  鄭和下西洋的使命主要是政治目的,同時也帶有一定的經濟目的,國家實施這麼大的戰略行動,它是多方面考慮的。在鄭和船隊下西洋過程中展開許多貿易活動,主要有三種形式:

第一種朝貢貿易。這種貿易是鄭和下西洋貿易活動的基本形式,帶有封建宗主國的性質。它通過這種形式獲得這些小國對明朝宗主地位的認可,這是朝貢貿易的政治目的。當時各國都積極到中國來朝貢,一方面得到明朝的庇護,一方面得到的豐厚賞賜。據統計,永樂在位22年,與鄭和下西洋有關的亞非國家使節來華共318次,平均每年15次,盛況空前。更有文萊、滿剌加、蘇祿、古麻剌朗國4個國家先後7位國王親自率團前來,最多一次有18個國家朝貢使團同時來華,還有3位國王在訪問期間在中國病逝,他們遺囑要託葬中華。明朝都按照王的待遇厚葬。

第二種官方貿易。是鄭和下西洋的重要內容,它是在雙方官方主持下與當地商人進行交易,是明朝擴大海外貿易的重要途徑。鄭和船隊除了裝載賞賜用的禮品外,還有中國的貨物,如銅錢、絲綢、瓷器、鐵器等。這種貿易可以用明代銅錢買賣,多數以貨易貨。最有影響的是擊掌定價法。在印度古裏國,中國船隊到達後,由當地的代理人負責交易事宜,將貨物帶到交易場所,雙方在官員主持下當面議價定價,一旦定下,決不反悔。雙方互相擊掌表示成交。這種友好的貿易方式,在當地傳為美談。鄭和下西洋期間,尤其是後幾次下西洋貿易規模擴大,遵循的平等自願,等價交換,具備了國際貿易的一些基本原則。

第三種民間貿易。這種貿易一定程度上是在鄭和下西洋貿易活動的帶動下出現的。它不是通過官方,而是由商人或民間自發性展開的。鄭和下西洋消滅海盜,維護了海上安全,開闢了航線,促進和刺激了民間貿易。據有學者研究,鄭和使團不禁止下西洋官兵帶一些中國貨物在沿途進行交換。東南亞百姓對中國絲綢、瓷器、工具非常喜歡,鄭和船隊一到都爭先恐後的划船或到碼頭交易,有的還請官兵到當地的集市設攤交易。當時中國主要輸出的瓷器、絲綢、茶葉、漆器、金屬製品、銅錢等,中國換回的主要是珠寶、香料、藥材、珍奇動物等,當時中國從海外進口100斤胡椒,當地價值1兩,回到國內出售20兩,利潤豐厚。

鄭和下西洋進行的貿易活動有政治行為的貿易,也存在經濟行為的貿易。鄭和下西洋所到之處,不僅進行海外貿易,還傳播先進的中國的文化。當時東南亞、南亞、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社會發展比較落後,非常向往中華文明。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還肩負了“宣教化於海外諸番國,導以禮儀,變其夷習”的使命。鄭和出色將中華文明遠播海外,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寫下了新的篇章。鄭和下西洋傳播中華文明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中華禮儀和儒家思想、曆法和度量衡制度、農業技術、製造技術、建築雕刻技術、醫術、航海造船技術等。現在在海外還流傳許多鄭和的故事。在馬來西亞有三寶山、三寶井,印尼有三寶壟、三寶廟,留下鄭和遺蹟,表達了當地人民對這位傳播中華文明的先驅的敬意。

開拓海洋事業,鋪平亞非航路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佔據着地球表面積70.8%,擁有着豐富的資源。自古以來,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空間,對人類社會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也與我們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和盛衰休慼相關。我們的祖先早期創造了龍山和百越海洋文化,15世紀初,鄭和大規模遠航活動,把中國古代的海洋事業推向發展高峯,對人類的海洋文明做出了重要貢獻。主要表現在:

一是開闢了亞非的洲際航線,為西方人的大航海鋪平了亞非航路。當葡萄牙的航海家達加馬沿非洲西海岸繞過好望角,抵達東非海岸時,當地人就告述幾十年前中國人曾幾次來到這裏。他們在阿拉伯領航員的幫助下,沿着鄭和船隊開闢的航線順利到達了印度。

二是對西太平洋和印度洋進行了一些海洋考察,蒐集和掌握了許多海洋科學數據。《鄭和航海圖》就是通過大量海洋調查繪製的。這種海洋考察活動比世界記載最早的1872年——1876年英國的“挑戰者”號進行海洋調查早了400多年。

三是對航海區域進行了戰略佈局。鄭和下西洋根據其使命和掌握的海洋知識,在遼闊的海外選擇了占城、滿剌加、舊港、古裏、忽魯莫斯等地作為海洋發展的重點區域,有利於擴大海外交通和貿易範圍。

鄭和下西洋在海洋事業上還有許多貢獻。鄭和的功績是輝煌的,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他從30多歲開始,前後28年獻身海洋,最後一次下西洋時,已經60歲了,為了中外文化交往和航海事業,他毅然率領船隊出使,這次他再沒有回來,病逝在印度的古裏,時年62歲,永遠的長眠在他開闢的和平的道路上。在羣星璀璨的中華英傑中,鄭和不但以先於西方人航海,勝於西方人的航海技術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我覺得人們關注和研究他的最主要層面,恐怕是鄭和所代表的一種文化精神:一種中國人不畏艱險,征服自然的價值趨向,一種打開國門走向世界進行文化交流的決心。鄭和這種敬業獻身報效國家的精神是永存的,凝聚着中華民族開放進取、和平友好、交流合作、經略海洋和敢為天下先的優秀品德,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後人繼承和弘揚,推進人類的文明。

名留青史 歷史上的好太監 第9張

9、蔡倫
  蔡倫(?-121)字敬仲,東漢桂陽郡人。漢明帝永平末年入宮給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倫因有功於太后而升為中常侍,蔡倫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倫總結以往人們的造紙經驗革新造紙工藝,終於製成了“蔡侯紙”。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報朝廷,漢和帝下令推廣他的造紙法。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權力鬥爭自殺身亡。

蔡倫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紙神”。麥克·哈特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倫排在第七位。美國《時代》週刊公佈的“有史以來的最佳發明家”中蔡倫上榜。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特別展示了蔡倫發明的造紙術。

明帝卸任第三任皇帝漢章帝上台的那一年,遠在湖南耒陽的蔡倫遭遇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大不幸,他被閹割,成了洛陽宮廷裏的一名宦官。

蔡倫為什麼會當宦官?因為家窮?非也。蔡倫雖出生於農民家庭,但史書上也沒説他家多窮。他之所以會當太監,是因為他長得太過標緻,人也太聰明瞭。據説雅好文藝的漢章帝除了愛美女之外,還喜歡才貌雙全的孌童,便舉全國之力從天下徵召這樣的子弟入宮為自己服務。於是,蔡倫就成了宦官。這一年,他不滿15歲。

入宮不到一年,蔡倫便當上了小黃門,很快,又當上了黃門侍郎,主管公文的傳達工作。這個官不是很大,但卻可以讓他直接和貴妃命婦以及王公大臣接觸。正是在這個時候,蔡倫得到了竇皇后的賞識。

那竇皇后可不是一般的女人,她出身於名門望族扶風竇氏,祖父竇融是東漢開國元勛,“雲台二十八將”之一。竇皇后不但姿容秀麗,而且頗有心計,很得漢章帝的寵幸。

美中不足的是,她雖然貴為皇后,卻未能生出兒子來。當時的太子是宋貴人所生的劉慶。一旦太子接班,那麼竇皇后的位置恐怕不保。為了搞掉太子,竇皇后指使蔡倫誣陷宋貴人行巫蠱之術。所謂巫蠱,多半是莫須有的東西,但是這東西在兩漢卻是致命的,誰沾着誰完蛋。蔡倫是個聰明人,這對他來説根本不是什麼難事。

於是,宋貴人被打入大牢。嚴刑逼供下,這個可憐的女人承認了罪行,很自覺地服毒而死了。

搞死了宋貴人,竇皇后將太子劉慶廢為清河王,搶來樑貴人所生的劉肇為己子,並讓他當了太子。

公元88年,漢章帝英年早逝,10歲的劉肇上台,這就是漢和帝。竇皇后成了竇太后。由於朝中有一個飛揚跋扈的哥哥竇憲,竇太后可謂是一手遮天,而蔡倫也迎來了他人生的春天,被提拔為中常侍,伴隨皇帝左右,俸祿兩千石,這可是相當於郡太守省長級別的高官。此時蔡倫才不過是一個未滿30歲的小夥子。

十年之後,竇太后撒手人寰。應該説失去靠山的蔡倫從此要倒黴了,更何況漢和帝也不怎麼喜歡他,都準備收拾他了。可是,蔡倫畢竟是蔡倫,在深宮之中摸爬滾打這麼多年,他早已博得了另一個女人的賞識。

這個女人叫鄧綏。她是東漢開國第一功臣鄧禹的孫女,和竇皇后一樣,她也是才貌雙全且工於心計。她剛入宮時只是一個貴人,但是憑着自己的運作,很快取皇后而代之。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宮中資深宦官的蔡倫出了不少力。所以,鄧皇后上位後,很厚愛蔡倫。在鄧皇后的保護下,蔡倫穩坐釣魚台。

精明的漢和帝在端掉竇氏集團後,精疲力竭,沒有活到30歲就死掉了。鄧皇后也就成了鄧太后,在朝堂上掛起一道簾子把持朝政。而蔡倫也竭力巴結這個新主子。為了普及知識,鄧太后組織了一批博學鴻儒重新校訂經書,然後抄寫成副本,頒佈到各地。這就需要大量的紙張。可當時的造紙水平太低,所造的麻質纖維紙質地粗糙,且數量少,成本高,不普及,難以滿足需求。為了得到主子的歡心,蔡倫主動請纓,兼職尚書令,全面主持這項工作。他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前人的基礎上,糅合樹皮、魚網和竹子等物,發明了植物纖維紙。

這就是偉大的造紙術。

造紙術的發明和改進是具有世界意義的。公元8世紀阿拉伯商人將它帶到中亞,而後在整個阿拉伯世界流傳。直到公元12世紀,造紙術才被歐洲人發現,從而結束了歐洲羊皮紙的時代。可以説,沒有蔡倫改進造紙術,人類文明的腳步將要放慢許多。可笑的是,這項偉大發明的動機竟然如此齷齪——一個宦官為了向自己的主子獻媚。

因為改進了造紙術,圓滿完成了鄧太后交代的工作,蔡倫大博鄧太后的歡心,從而登上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巔峯。他不但以一個宦官的身份被封為龍亭侯,擁有了自己的食邑,而且還當上了長樂太僕,成為鄧太后的首席侍衞官。

此時此刻的蔡倫,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

一個政治人物的生命總是隨着政治風雲的變換而起伏不定。蔡倫作為一個宦官,他唯一的依靠就是鄧太后這個女人。可惜,公元121年,年僅40歲的鄧太后香消玉殞,蔡倫的末日到了。

漢和帝死得過於年輕,以至於鄧太后沒有來得及為他生下兒子。為了把持朝政,鄧太后就立了漢和帝一個尚在襁褓之中的嬰兒為皇帝。可惜,不到一年,這個嬰兒也夭折了。鄧太后就從宗室中挑選了一個男孩繼承大統,這就是漢安帝。那漢安帝的老爹正是當初被廢的太子劉慶。而劉慶之所以被廢,他的母親之所以被逼自盡,全是拜蔡倫所賜。

一句話,蔡倫是漢安帝不共戴天的仇人,是他必須清除的對象。

此時的蔡倫剛過花甲之年,卻已經在大漢朝的深宮之中撲騰滾打了46年。積46年之經驗,蔡倫知道這一劫是無論如何也躲不過去了。與其受辱而死,不如自我了斷。於是,蔡倫穿上華麗的衣服,端起一杯毒酒,一飲而盡。

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發明家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名留青史 歷史上的好太監 第10張

10、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着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瞭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着述歷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説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司馬遷發憤寫《史記》司馬遷從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被封為太史令後開始閲讀、整理史料,準備寫作,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1年)基本完成全部寫作計劃,共經過十六年。這是他用一生的精力、艱苦的勞動,並忍受了肉體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用整個生命寫成的一部永遠閃耀着光輝的偉大着作。

《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司馬遷撰。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五個部分,一百三十篇約五十二萬六千多字。記述了從傳説中的黃帝至漢武帝太初四年上下三千年的歷史。它同時也是一部文學名着,是中國傳記文學的開創性着作。它的主體部分是本紀、世家和列傳,其中列傳是全書的精華。

司馬遷撰寫史記,態度嚴謹認真,實錄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寫的每一個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都經過了大量的調查研究,並對史實反覆作了核對。司馬遷早在二十歲時,便離開首都長安遍踏名山大川,實地考察歷史遺蹟,瞭解到許多歷史人物的遺聞軼事以及許多地方的民情風俗和經濟生活,開擴了眼界,擴大了胸襟。漢朝的歷史學家班固説,司馬遷“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也就是説,他的文章公正,史實可靠,不空講好話,不隱瞞壞事,這便高度評價了司馬遷的科學態度和史記的記事翔實。

司馬遷要堅持“實錄”精神,就必須面對現實、記錄現實,這就不可避免地會發生“忌諱”的問題。可是他在給人物作傳記時,並不為傳統歷史記載的成規所拘束,而是按照自己對歷史事實的思想感情記錄。從最高的皇帝到王侯貴族,到將相大臣,再到地方長官等等,司馬遷當然不會抹殺他們神奇、光彩的一面,但突出的是揭露他們的腐朽、醜惡以及對人民的剝削和壓迫。

尤其揭露了漢代統治階級的罪惡。他雖是漢武帝的臣子,但對於他的過失,司馬遷絲毫沒有加以隱瞞,他深刻揭露和批判了當時盛行的封禪祭祖、祈求神仙活動的虛妄。在《封禪書》中,他把漢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計祈求不死之藥的荒謬無聊行為淋漓盡致地描繪了出來。

司馬遷想為封建統治者提供歷史的借鑑作用,反映的是真實的歷史,這是非常可貴的。本着實錄的精神,司馬遷在選取人物時,並不是根據其官職或社會地位,而是以其實際行為表現為標準。比如,他寫了許多諸如遊俠、商人、醫生、倡優等下層人物的傳記。在司馬遷心目中,這些人都有可取之處。司馬遷首創了以人載事,始終敍述一個人生平事蹟的寫法。

着重寫其“為人”,並注意其“為人”的複雜性,是司馬遷的筆法。他在作傳時,把自己的看法寓於客觀的事實敍述之中,來表示自己對人物的愛憎態度。比如項羽這個人物,司馬遷同情他,以非常飽滿的熱情來寫這位失敗英雄。他既稱讚項羽的驍勇,又對他的胸無大志、殘暴自恃作出批評。可是,在《項羽本紀》中,司馬遷並沒有發議論,但是他對項羽的愛憎態度卻於敍事之中明顯地表現了出來。這便是司馬遷作傳的最大特點,即真實性和傾向性的統一。

在兩漢時期的星象家中,首先要提出司馬遷。大家都知道司馬遷是一個偉大的史學家,而不知他也是一位對天文星象精到造詣的專家。其實只要仔細讀其《史記》的《天官書》、《律書》、《曆書》,就可明白稱他為天文星家專家決非虛譽。

司馬遷繼承父親遺志遺業,完成“推古天變”之任務,並明確表述為“通古今之變,究天人之際”,其結論表述在《天官書》中,即據春秋242年之間日食三十六、彗星三見等星象,聯繫點天子衰微、諸候力政、五伯代興及到戰國及秦漢之際的社會變亂動盪,而總結出天運三十年一小變,一百年一中變,五百年一大變,三大變為一紀,三紀而大備的“大數”,最後才認為“天人之際續備”。這是司馬遷天文學之應用的最重要之範例,在整個星學歷史上佔有最高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