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運勢館

位置:首頁 > 傳統文化 > 城市文化

武漢的標誌性建築,黃鶴樓

黃鶴樓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從國小開始就已經知道有黃鶴樓這個古蹟了。黃鶴樓不光在古詩裡出現過,在文章裡也出現過這樣的字眼。可是真正見過、去過的就沒有幾個了。現在就一起走進武漢文化,瞭解一下武漢的標誌性建築:黃鶴樓吧。

武漢的標誌性建築:黃鶴樓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的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天下絕景”之稱。黃鶴樓是武漢市標誌性建築,與晴川閣、古琴臺並稱“武漢三大名勝”。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期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傳說是為了軍事目的而建,孫權為實現“以武治國而昌”(“武昌”的名稱由來於此),築城為守,建樓以嘹望。

至唐朝,其軍事性質逐漸演變為著名的名勝景點,歷代文人墨客到此遊覽,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唐代詩人崔顥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已成為千古絕唱,更使黃鶴樓名聲大噪。

建樓的傳說是美麗的。一千多年前,有位姓辛的老人在蛇山上開了酒店,每天上山砍柴,回來後他從柴裡挑一根好材削成光溜溜的木楔存起來,窮漢不解,在做飯時順手把一根木楔添進灶火中,魯班嘆道:“這是無價寶,將來有用。”到了百日,魯班留言:“放得千日貨,自有變錢時。”然後離去。

三年之後,蛇山上造起了黃鶴樓,但傾斜嚴重,有險毀之勢,楔了這頭那頭歪,急得工匠團團轉。窮漢照著楔子樣砍了一個,湊成一百,上集去賣。建築師見此寶楔,十分中意,花重金買下。

那窮漢站在龜山上對著黃鶴樓,將楔子一個個拋了過去,九十九個楔子呼呼作響飛過長江,牢牢楔在黃鶴樓上,只有一個木楔落入江中,那是窮漢削的。黃鶴樓因少了一個楔子,還略微有些傾斜,但也千秋無妨了!

黃鶴樓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頂,京廣鐵路的列車從樓下呼嘯而過。樓高5層,總高度51.4米,建築面積3219平方米。黃鶴樓內部由72根圓柱支撐,外部有60個翹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萬塊黃色琉璃瓦覆蓋構建而成。

黃鶴樓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築,將主樓烘托得更加壯麗。主樓周圍還建有白雲閣、象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築。整個建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散發出漢族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它與蛇山腳下的武漢長江大橋交相輝映;登樓遠眺,武漢三鎮的風光盡收眼底。

《黃鶴樓》是唐代詩人崔顥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被選入《唐詩三百首》。此詩描寫了在黃鶴樓上遠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弔古懷鄉之佳作。前四句寫登臨懷古,後四句寫站在黃鶴樓上的所見所思。詩雖不協律,但音節瀏亮而不拗口。

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成為歷代所推崇的珍品。這首詩在當時就很有名,傳說李白登黃鶴樓,有人請李白題詩,他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嚴羽《滄浪詩話》評:“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