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运势馆

位置:首页 > 中国黄历 > 传统节日

农历十月初一,秦岁首与送寒衣

今天是2017年11月18日,农历十月初一,在我国民间是传统的寒衣节,是人们祭祖扫墓的日子,而在久远的秦代,十月初一则是一年的岁首。不过或许是因为秦二世而终,秦岁首也经常被后人遗忘,那么就让农历节日大全为你介绍,农历十月初一的秦岁首与寒衣节。

农历十月初一 秦岁首与送寒衣

秦岁首,即秦人过年的时间。众所周知,秦人实行颛顼历,以建亥孟冬之月,即阴历十月一日为岁首。这一习俗为汉人传承,汉初,高祖在长乐宫行朝仪、贺新年,就是在十月一日。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正朔,以正月为岁首。

秦人过年的节日食品是“黍臛”,《荆楚岁时记》记载:“十月朔日,黍臛,俗谓之秦岁首。”黍去皮后北方人称黄米子,或称软米子;臛,肉羹。黍臛,是黄米子混合肉煮成的肉粥。秦朝的节日食品以谷物为主,过年食肉粥,便是秦人食谷习俗的真实写照。这一习俗,汉魏依然流行。

《祢衡别传》记载:“十月朝,黄祖在艨艟上,会设黍臛。”祢衡是三国名士,十月晨拜会江夏太守黄祖,黄祖在战舰上招待宾朋的食品就是黍臛。竹林七贤之一阮咸的侄子阮筒,为人旷达,父丧中便以黍臛待客。

秦人过年所饮之酒,也是用黍米酿造的,称黍酒。《吕氏春秋·权勲》:“临战,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阳谷操黍酒而进。”饮黍酒之俗,直到宋代还在流行。陆游在《剑南诗稿》中多次提及:“黍酒时留客,菱歌或起予。”

秦朝虽然早亡,但秦岁首之习,不仅在汉初沿用,而且在汉行《太初历》之后,仍有影响。宋人蒲积中编《古今岁时杂咏》卷38载诗人沈遘的《初冬近饮酒作》,其中咏道:“吾民久已作秦民,迄今十月犹遗俗。”从中可以看到秦文化至宋代,仍有遗存。

值得大写一笔的是,哈尼族的新年从冬季开始。据《中国民俗史》(汉魏卷):十月年是哈尼人的最大节日,家家户户做糯米粑,酿“焖锅酒”,每个哈尼村寨都要举行一次全寨性的街头酒宴。人们自由围坐,喝酒聊天。席间,老人谈论古今,趁酒兴唱起哈尼族的古老歌谣;年轻人则纷纷向老年人敬酒。当老人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时,满街满场的人都会齐声喝彩,欢呼声在山寨中回荡,气氛欢乐而热烈。

哈尼族源于古羌人,羌人的先民长期生活在甘肃一带,曾与秦的先民杂居,因而受秦文化的影响较大,南迁的羌人仍保持羌戎的旧俗,而过年的时间、敬老之俗就是秦岁首最核心的文化基因。

农历十月初一 秦岁首与送寒衣 第2张

据康熙《太平府志》,大约宋代之后,十月节在中原地区褪尽铅华,代之而起的则是寒衣节的诞生。

送寒衣习俗,起源众说纷纭,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传说孟姜女新婚时,丈夫万喜良就被拉去修长城。秋风起,日渐寒,孟姜女思夫心切,缝制寒衣千里迢迢送到边关,听到的却是丈夫已经累死的噩耗。喜良的尸骨被埋筑在城墙里,孟姜女悲愤交加,向长城昼夜痛哭,终于感天动地,哭倒长城,露出丈夫尸骨。

千百年来,这段忠贞爱情故事广为流传,而民间被孟姜女的故事所感动,每年在寒风料峭时,妇女都要缝制新的寒衣给亲人。如果亲人故去,则要用纸缝制寒衣,然后拿到坟头挂起来,祭祀一番后烧掉。

还有学者认为,送寒衣习俗起源于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说:“十月一日,宰臣已下受衣著锦袄三日。”吕希哲的《岁时杂记》也记载:“十月朔,京师将校禁卫以上,并赐锦袍。”《东京梦华录》中曾这样描写当时的京城开封(汴梁)十月一送寒衣的情景:“(九月)下旬即卖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献故也。”

到了明代,送寒衣的习俗进一步发展,寒衣也更加丰富多彩。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对当时京城寒衣节的情况做了较为详细的记述——当时送寒衣十分讲究,不但衣服有一定的规格尺寸,而且在上面郑重地写上故人的名字辈分;送的时候还有一定的规矩:亡故较久者的寒衣用五色纸剪成,新亡者的寒衣则需用白纸裁剪。给新亡者送寒衣时,还要大哭一场,女人哭十九声,男人则哭十一声。

清代,虽系满人主政,但接受汉人习俗,尤其是京津地区沿用明代的旧俗。不过,此时送寒衣之俗较前更为讲究,不但送寒衣,还送钞票。如在北京地区,每年十月一之前,人们就到南纸店去买寒衣纸,买回家后裁成布匹形状的长条,然后印上牡丹、菊花、蝴蝶等各种颜色的图案。

寒衣做好后,再装进包有纸钱、冥钞的包裹里,然后拿到墓前焚烧。但不论用什么样的寒衣,都要以纸钱、纸锭为主。由此可见,清代人送寒衣,更加重视金钱的作用(引自戴永夏《风俗雅韵》)。

今日,送寒衣之俗依然盛行,不过,较旧时更为时尚化。如关中人不仅仅送寒衣,还有送“汽车”、“洋房”等。送寒衣,又添铜臭味;江南一些地方还给亡人送“别墅”、“小姐”,又添土豪味。令人啼笑不已。